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运营 > 正文

企业管理与弟子规(用弟子规管理企业的是哪个)

2024-03-23 15837 0 评论 企业运营


  

本文目录

  

  1. 从《弟子规》看企业管理
  2. 如何看待很多企业让员工每天诵读弟子规
  3. 《弟子规》对企业管理有什么好处

一、从《弟子规》看企业管理

1、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其最高境界是“自我管理”。

  

2、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是“显规则”,

  

3、而文化和道德则是起着重要作用的“潜规则”。

  

4、我们试想一下,一个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的人,如何能尊敬领导、感恩企业?

  

5、一个连自己兄弟姐妹都不友爱的人,如何能团结同事,打造和谐团队?一个不讲诚信、出尔反尔的人,又怎么能把握客户、担当重任?

  

6、《弟子规》主要包括“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七个内容板块,是依照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生活规范。

  

7、“入则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认为真正的“孝”在于培养“感恩的心”,是一种爱的教育。只有员工具备了这种敬上、感恩意识,才会感激企业提供的成长、成才平台,才能忠诚于企业。

  

8、“出则悌”则是人际关系的处理,要互助友爱,谦虚礼让,敬老尊贤。大家都能做到这样何愁没有其乐融融、凝聚团结的队伍?

  

9、“谨”是对做事态度的要求。在工作中要遵照制度、心正行端,三思而后行。这注重细节的要求与帅康“精致生活,源自细节”的理念不谋而合。

  

10、“信”,顾名思义即“诚信”。诚信为人是立身处世之本,诚信管理是企业立足之本。在生活中,要时刻要牢记“做事先做人”,做人的根本就在诚实、守诺。

  

11、“泛爱众”倡导我们具有广阔胸怀,平等博爱。“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要广泛交友,相互鼓励、相互关爱,共同进步。

  

12、“亲仁”,要亲近仁者,即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企业要为员工提供良师益友,才会形成见贤思齐、积极进取的良性氛围。

  

13、“余力学文”,是说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以后,若有多余精力则可研究学问。如果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是徒增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1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倡导德育风尚的同时,也能对我们的工作、管理等方面起到很大启发。既是对个人素养的提升,也是思想升华的过程。

  

二、如何看待很多企业让员工每天诵读弟子规

1、现在有很多企业,名义上是培训员工诵读弟子规,弘扬中国文化。这种现象并不持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但是,如果员工并没有真正的领会到,公司和领导其中的用意,只是说形式上进行诵读,那么这种诵读毫无意义。还不如让员工早上早点过去读自己喜欢的书,还能产生一些价值和意义。

  

2、所以不管是任何形式的培训,但凡不是从员工角度出发的,对员工来说都没有用。这些只是看起来完成了培训工作的业绩而已。企业让员工做某件事情,一定要先弄清楚,让员工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是弘扬中国文化,还是让员工懂得感恩,还是让员工按照规则去办事。要清楚地让员工知道,你让大家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去激发他内在的原动力,真正的让他去做这件事情,而不是每天的例行公事,这样不仅是浪费员工的时间,也是对人力成本的一个极大浪费。

  

3、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先要了解这件事情背后的动机和利益是什么。否则如果只是走形式,那始终是隔靴搔痒,起不到任何作用。现在很多企业不管自己的员工喜好,就强制员工去诵读弟子规,是不科学的,也是不人性化的。任何一个企业做培训或者其他工作部署,做任何一件事情,要与企业文化和目标结合,并且融合员工的需求,而不是仍给一个规则让他们去遵守。

  

三、《弟子规》对企业管理有什么好处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修身养性的道德约束的著作很多,其中《弟子规》是流传和影响最广的儒家经典启蒙教材之一。《弟子规》共360句,1080个字,看似非常短的一本小书,但它是儒家文化的集中反映和精华所在,《弟子规》里蕴藏了中国人做人处世的大智慧,是儒家文化从伦理道德转变为行为约束的最主要的载体,《弟子规》传达的精神其实是中国人行为美德的集中体现。企业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一部分,它是塑造员工的伦理道德和约束员工行为规范的动态过程,所以《弟子规》对企业管理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我们知道,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管理,所谓的文化管理是最终能够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自动自发和无为而治是管理的终极目标。文化管理实质就是对员工的“心态”的管理。文化管理就是要使员工能够安心。员工做到“安下心来”听起来很容易,做到却很难。原因是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信仰缺失,社会道德体系没有形成合力,所以管理和安住员工的心是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一付安心良汤,而《弟子规》是其中最好的安心管理宝典。用《弟子规》的理念建立的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从员工的心性入手的道德行为和约束体系,它是实现员工自我管理和达到无为而治最好的启蒙教育,因为《弟子规》是集中国人优秀品德的行为大全和自我修身养性最好的启蒙教材。《弟子规》也是管理中国化的最好途径,也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根植在企业文化中最成功的实践。

  

3、《弟子规》蕴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最高道德和行为的观念的集中体现。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这几句话为精神内涵编写了《训蒙文》,并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为组成部分;后来清朝学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这里的弟子是指孩子、学生和一切圣贤的弟子。“规”就是规范。如果我们想在企业中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做人理念,那么《弟子规》就是最好的教材,因为《弟子规》实质就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具体化、行为化和形象化的行为实践。

  

4、《弟子规》里要求的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有孝心是做人的基础,企业中的每个员工只有做到孝悌方才可能处理好与其他员工的关系,我们设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亲都不好,怎么能施仁爱于别人?只有有了家庭伦理才会有社会伦理和企业伦理。设想我们引导员工能把企业和同事作为自己的家和家人,那么这个企业就会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们提倡要建立生命型组织,生命型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有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关爱,《弟子规》正是以引导人们发扬人性的光辉和关爱为主要宗旨的教材.

  

5、孝悌引申很重要的是体现忠诚和感恩文化,“孝悌”可以引申为“忠诚”。因为只有做到“孝”才能做到“忠”。“孝”是“忠”的基础。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也是企业管理很重要的课题。员工是否忠诚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没有建立忠诚文化的企业很难达到基业长青,中国企业的忠诚文化已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有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员工在一个企业能坚持5年以上的只占员工数量的不到百分之二十,频繁的人员流动极大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员工自身的发展。员工队伍的不稳定是中国企业家最为头痛的管理难题之一。员工之所以频繁流动,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没有忠诚度是一大主因。我们知道,中国近现代最有名的当属徽商和晋商了,员工从小就到商号中当学徒,而且学徒是不给工钱的,只管吃住,学完徒以后才成为伙计,从伙计开始几乎大多数都会为这个商号干一辈子,有的甚至服务到东家的下几代。我们看历史故事,无论是徽商的胡雪岩还是晋商的乔致庸,辅佐他的都是跟他几十年的“老臣”。可我们现在很少遇到这样的情景,企业员工是各领风骚一两年,没能耐的被企业淘汰,有能耐的职业经验刚有进步,就耐不住诱惑,就被其他企业挖走了。我们仔细分析,造成员工频繁跳槽的原因很多,跟许多管理模式紧密关联,比如绩效及分配体制,比如公司的发展前景等等,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的企业无论是企业家本人还是员工,现在没有“忠”的价值标准和处事原则。

  

6、忠诚就是人心。经营企业首先是经营人心,谁赢得了人心,谁就会成功。我们知道日本的丰田公司最著名的就是:丰田员工的忠诚文化。丰田早期员工的一些回忆录中记载:77岁的山本作夫,如果发生台风等灾害,就是在夜里,也会跑去公司;76岁的小野铁次郎,退休的时候,买了三套丰田的工作服,他对儿子说,就好好穿着自己的衣服安享晚年;77岁的土井三吉,祖孙三代都在丰田工作,要是让上大学的孙子也能进入丰田就好了;75岁的佐野三雄,用锤子敲打金属板,如果声音不对,就会被工长用锤子敲脑袋,当时几乎无人幸免,在车间还没有空调的夏天,他没有换洗的衬衫,还穿着冬天的衣服,热的大汗淋漓,工长把钱放到他裤子口袋里,说:“虽然很少,但至少可以买件衬衫。”“忠诚”是丰田成功的基因密码,精益管理也是建立在忠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

  

7、忠诚是一种理念,是真诚和善良的集合,是我们每个人人性的基础。古人云“忠臣出于孝子”,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工作中才会忠于职守。忠诚于企业是每位员工应尽的义务,员工的忠诚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即父母,古人有衣食父母之说,所以员工应对企业的安排“应勿缓”“行勿懒”;应体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件小事上,对工作失误要“须顺承”;要树立主人翁意识,爱企如家,将企业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与企业共荣辱,同命运。这就是《弟子规》对管理的现实意义。当然,我们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并不是一味的“愚忠”,员工也可以提不同的建议和意见,但这些都是源于对企业忠诚的基础上的行为表现。

  

8、《弟子规》里除了能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以外,最主要的还能培养员工的诚信度。诚信在任何时候都是塑造个人与企业品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凡出言,信为先”这六个字确立的诚实、守信、正直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精神层面的最重要的纲要之一。

  

9、此外《弟子规》里的泛爱众,体现了“大爱无疆”的哲学理念,企业须建立合作型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要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相互关爱,而对企业外部也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样才能构建员工、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型企业,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仁者爱人”的集中体现。

  

10、《弟子规》里的亲仁,则是对企业家的要求,亲仁就是要求企业家一定要心底无私、匡扶正义,有坦荡的胸怀才有浩然正气。要把员工的道德品质与工作能力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来建设。这与“德才兼备,人尽其才,人人成才”是异曲同工之意。企业一定要正本清源,树立正气,“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是和谐的保证,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前提。

  

11、《弟子规》里的余力学文是要求企业一定要构建学习型企业,员工构建学习型技能人才的企业文化要素的具体表述。只有学习才能达到自信。“工夫到,滞塞通”,只有勤勉刻苦、努力学习才能做到“圣与贤,可驯致”。构建学习型企业也是现代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12、“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而余力,则学文”。《弟子规》从这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人的处事方法和行为准则。对于企业来说,管人管事是管理的核心,而管人最好的法宝就是用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中国人血脉里的民族优秀品格特征来形成员工自我管理约束。倘若用《弟子规》来培训教育员工,用《弟子规》的主要精神内涵而构建企业文化,一定会从人性的本质上解决管理上的难题,使文化力真正变成生产力。因为《弟子规》里的道德和行为上的法则和理念,其实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优秀品德和民族性格特征中最易唤醒的部分。

  

13、《弟子规》实质是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在社会和企业中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人践行儒家文化时从“知易行难”到“知行合一”过渡的最好普及教材,《弟子规》是中国化企业管理的精髓。

企业管理与弟子规(用弟子规管理企业的是哪个)


复制成功